政策領航明方向 實踐落地促成長——宜賓七中舉辦五育并舉個性化評價課題推進會
8月29日上午,宜賓七中文安樓會議室召開四川省教科所立項課題《五育并舉下促進初中生個性化發展的評價策略研究》推進會。分管副校長、課題負責人曾慶榮作主題發言,系統解讀《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精神,部署新學期課題推廣實施路徑,推動研究成果向教育教學全場景滲透。會議由副校長謝佳主持,全校各學科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及課題核心組成員參會。
曾慶榮以《深化教育評價改革,以五育并舉促個性發展》為題,從政策解讀、課題承接、實踐推進三方面展開分享。他指出,《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構建了縣域、學校、學生三層評價體系,強調破“五唯”立“五育”,倡導結果與增值評價、綜合與特色評價等“四個結合”,為課題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課題以“五育并舉”為路徑、“個性化發展”為目標、“評價策略”為手段,正是對《指南》“因材施教”“特色評價”要求的校本化實踐。
為推動課題在全校范圍落地,本學期學校將重點實施三項核心舉措:一是強化理論武裝與組織保障,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評價指南》專題研讀,組建由教科室、教務處、德育處及骨干教師構成的課題核心組,按“五育”維度設立子項目小組,形成“校級統籌—學科突破—班級落實”的研究梯隊;
二是開發多元評價工具,試點《五育融合發展觀察記錄表》,為每位學生建立電子與紙質結合的“個性化成長檔案”,收錄學業成績、社團表現、勞動實踐等過程性證據,實現從“結果判定”到“成長追蹤”的轉變;
三是深化課堂與活動融合,要求教師結合學科特點設計“五育滲透課例”,本學期內完成一輪“五育融合”公開課展示,同時在實驗班推行“綜合素質評價班會”,通過“五育之星”月度評選、體育節藝術展、社區實踐周等活動搭建個性展示平臺,讓評價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謝佳在總結中強調,課題推廣需立足“全員參與、全域覆蓋”,各部門要協同推進評價工具使用培訓、跨學科課例開發、家長參評機制建設等工作,將“個性成長檔案”與現有教學管理系統對接,實現學生成長數據的動態化記錄與分析。
目前,學校已完成首批實驗班篩選與評價工具初稿設計,九月起將全面啟動理論學習與子項目研究,力爭通過學期末的階段總結形成可復制的校本經驗,讓五育并舉的評價理念真正走進課堂、深入師生日常。
此次會議標志著宜賓七中課題研究從“理論探索”邁向“全員實踐”新階段,通過政策解讀與實踐部署的深度結合,為各學科教師提供了清晰的操作路徑,推動評價改革從點上突破向面上推廣延伸,助力形成“人人參與研究、班班落實評價、生生獲得成長”的良好格局。(供稿方:宜賓七中徐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