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東部新區第二人民醫院成功開展首例可視化氣管切開術
近日,成都東部新區第二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ICU)醫療團隊在醫聯體單位暨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對口支援專家趙婧莎指導下,成功開展首例纖支鏡引導下可視化經皮氣管切開術。此手術的開展填補了我院在該領域空白,標志著醫院急危重癥氣道管理水平正式邁入微創化、精準化新階段,為區域重癥患者救治開辟全新路徑。
精準操作,定制專屬重癥患者的優質治療方案
患者巫大爺,78歲,因“消化道出血、慢支炎伴肺氣腫”入院。入院時,巫大爺病情危重,意識差且呈貧血貌。醫療團隊爭分奪秒,迅速啟動全方位搶救措施,第一時間完成交叉配血、吸氧、心電監護以及動靜脈導管置入監測中心靜脈壓等一系列關鍵操作,為穩定患者生命體征筑牢了堅實基礎。
8月15日,由于巫大爺自主排痰能力弱、咳嗽反射差、氣道分泌物多,在經氣管插管及呼吸機輔助通氣一周后,仍無法脫機拔管。長期經口氣管插管易導致感染、氣道損傷等多種并發癥,我院醫療團隊在對患者進行全面綜合評估,并與家屬進行充分溝通后,決定為患者施行纖支鏡引導下可視化氣管切開術。
該術式借助纖維支氣管鏡的清晰視野,實時監測穿刺和置管全過程,顯著提高了手術的準確性與安全性,極大降低了傳統術式常見的氣管后壁損傷、出血、食管瘺等風險。
微創技術,實現更小創傷與更快康復
與傳統氣管切開術相比,纖支鏡引導下的可視化操作具有創傷小、出血少、手術時間短、術后愈合快、并發癥發生率低等突出優點。
專家引領,攜手提升區域醫療服務水平
此次手術的成功實施,得益于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對口支援專家趙婧莎的現場指導,也充分體現了兩院之間深入協作與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積極成效。